熱泵烘干機研發制造商 上萬工程案例匠人之心,懂你所需
木薯又稱為樹葛,原產自巴西,是一些土地干旱貧瘠地區人們的主要糧食。木薯富含淀粉,食用有消腫解毒、預防便秘、保護血管的功效和作用。木薯早在1820年引入我國,現在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木薯種植可分為種子和塊莖種植,在每年的2-4月份氣溫高于15度時種植,當木薯葉色稍轉黃,基部老葉逐漸脫落,薯塊表皮色澤變深且粗糙時適宜采收。
木薯塊根采收后一周內就會變質腐爛,應及時送往工廠加工成淀粉,如果淀粉加工能力有限,可將木薯進行干燥處理,使木薯貯存較長的時間不致腐爛。干燥方法可以用太陽曝曬,若收獲前遇陰雨天氣,可在室內用熱泵烘干機烘烤干燥,如經切片或剝皮處理,干燥效果更好。
木薯加工工藝:采收->清洗->切片->烘干->包裝。
1、采收:割去木薯莖稈,用鋤頭掘起塊根,期間注意不要傷到塊根,以免腐爛;
2、清洗:將木薯放入木薯清洗機清洗,期間木薯相互碰撞、摩擦,木薯身上的泥沙和表皮被水沖走;
3、切片:將清洗后的木薯用切片機進行切片,切片厚度為4毫米,這樣有利用木薯水分蒸發;
4、木薯烘干工藝:
將木薯片均勻攤放在烘盤上,厚度不宜超過3厘米,烘盤層層放入物料車,把盛放木薯塊的物料車推入烘干房內,給熱泵烘干機通電,找到連接木薯烘干機的控制器,選擇烘干模式,設置烘干溫度、烘干時間等主要參數后關閉烘房門,按下控制器啟動鍵,熱泵烘干機往烘房輸送熱風,木薯烘干過程主要分五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選擇烘干模式,木薯烘干溫度35度,期間不排濕,持續提升溫度,經過2個小時的持續烘干,烘房濕度加大;
第二階段:選擇烘干+排濕模式,木薯烘干溫度40度,烘房相對濕度80%,排濕時打開全部排濕窗,持續烘干3小時;
第三階段:選擇烘干+排濕模式,木薯烘干溫度40度,烘房相對濕度60%,排濕時打開全部排濕窗,持續烘干4小時;
第四階段:選擇烘干+排濕模式,木薯烘干溫度40度,烘房相對濕度40%,排濕時打開全部排濕窗,持續烘干5小時;
第五階段:選擇烘干+排濕模式,木薯烘干溫度40度,烘房相對濕度20%,排濕時打開全部排濕窗,直到木薯含水率降至13%后推出烘干房,此時的木薯片內部顏色呈白色略微偏黃,手捏起來很硬,表明木薯片已經烘好。
5、包裝:將木薯干片裝入編織袋貯藏到通風設備良好、低溫并能防熱及防濕的倉庫。
木薯烘干成本:
我們以6匹熱泵烘干機為例,配置18平方,高2.2m,10cm厚聚氨酯保溫烘干房,安裝8臺循環風機,每次放入6臺物料車,物料車規格(長*寬*高):810*1070*1750mm,每臺物料車共10層,每層0.8平方米,每層間隔15厘米,每層裝入木薯10公斤,每車裝入100公斤,每批次烘干600公斤,持續烘干20小時;鮮木薯烘干前含水率70%,烘干后質量207公斤,機組每小時耗電量8度,每度電1元計算,需要160元電費,平均每3斤鮮木薯烘干后得到1斤木薯干,每烘干1公斤鮮木薯成本0.27元。
木薯烘干機工作原理:低于空氣溫度的低溫冷媒從室外側蒸發器吸取空氣熱量帶回壓縮機,壓縮機消耗電能壓縮工作,把帶有空氣能的低溫冷媒壓縮成高溫冷媒,壓縮機排出的高溫冷媒進入冷凝器釋放熱量加熱附近的空氣,經過送風風機加速形成熱風,熱風從一側進入烘干房加熱木薯,木薯受熱蒸發水分隨風帶走,回風風機將濕熱空氣從烘房另一側回流至熱泵烘干機冷凝器側再次獲得熱量提升溫度,如此不斷提升烘房內的溫度,達到干燥木薯的目的。但當烘房濕度高于設定值時,需要選擇排濕或內部除濕,排濕即把濕熱空氣排出烘干房換氣,此時熱回收裝置啟動,進入烘房的新風與排出的濕熱空氣進行熱交換,提升干燥新風的溫度,能回收相當一部分熱量,減少排濕造成的熱損耗。除濕即除掉烘房內的濕熱空氣中的水分,利用熱泵烘干機可同時制熱和制冷的特點,把室外側蒸發器切換至室內蒸發器,把冷量輸送入烘干房,濕熱空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粘附在翅片上,收集的冷凝水通過管道排出烘房。
木薯烘干機性能特點:
1、木薯烘干機制熱效率高,送風和回風風量大,干燥效率高,非常適合含水量高的木薯烘干;
2、木薯烘干機與烘烤房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封閉的烘干系統,木薯干燥過程外界污染物無法進入烘房,食品衛生得到保障;
3、木薯烘干機對烘房的溫度和濕度采用電子控制,控制精度高,溫濕度同步控制,輕松解決曲線的烘干工藝;
4、木薯烘干機采用大液晶顯示屏,美觀大方,可同時設置10個區間,每個區間為一個烘干階段,每個階段可選擇不同的烘干模式,設置烘房的溫濕度、烘干時間等參數;
5、木薯烘干機引進美日壓縮機核心技術,耐高溫耐高壓,出風溫度80度范圍內可調,適合木薯烘干;
6、木薯烘干機消耗少量電能,利用低溫工質從空氣中獲得大量免費熱能,經過壓縮機提升為高溫熱能用于干燥木薯,這樣的烘干設備對環境相當友好,不會產生廢氣、廢渣污染環境。